中 文 曲 名 | 《我聽到水車聲》 |
外 文 曲 名 | J’entends le Moulin |
作曲/編曲家 | arr. Donald Patriquin |
原 文 歌 詞 | J’entends le moulin tique tique taque. Mon père a fait batir maison.
L’a fait batir à trois pignons.
Sont trois charpentiers qui la font.
Le plus jeune c’est mon mignon.
Qu’apportes-tu dans ton jupon?
C’est un pâté de trois pigeons.
Asseyons-nous et le mangeons.
En s’asseyant il fit un bond,
Qui fit trembler mer et poissons,
Et les cailloux qui sont au fond.
|
中 文 歌 詞 | 我聽到水車tik tik tak的聲音。 父親正在整建我們的新房子,
它是由三個山形牆所建造的,
有三位木工師傅參與這工作,
其中最年輕的那位是我愛人。
你在圍裙中藏了些什麼?
是三位少女烘烤的派餅。
讓我們坐下一起品嚐它。
當我們一坐下便開始跳躍,
造成海水與魚群在震動,
海底的石頭也被搖晃著。
|
樂 曲 解 說 | 這是一首流傳在加拿大法語區的歌謠,每段的歌詞在內容上並無直接的關連,反而是在句尾的語韻上,特別呈現出法文鼻聲母音的押韻趣味。
加拿大當代作曲家佩特利肯(Donald Patriquin, b. 1938)目前任教於魁北克蒙特利爾市的McGill University,他於1993年將本曲編寫為由鋼琴伴奏的混聲四部合唱曲。全曲依調性的轉變可分為兩個段落,從如水車轉動般的琴聲前奏開始,作曲家為不斷反覆的輕快主題曲調安排了女聲聲部之間的接唱、高音與低音聲部的接唱、男聲與女聲聲部的接唱、四聲部輪唱與合唱等織度及音色變化,並加入輕聲低語“tik tak”的擬聲詞,以及拍手、彈指、拍腿、踩踏等不同力度層次的動作聲響,讓音樂增添了愉悅且熱鬧的氣氛。 |
貢獻者 | 蔚藍之聲合唱團 |